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7812032 的博客

 
 
 

日志

 
 

【原创】数学篇(★)——数学家简介之三:陈景润恩师之一的闵嗣鶴  

2009-10-19 13:14:0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摆在我面前的一本杂志、一本书、一封信都与己仙逝整整三十六年的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我国著名数学家闵嗣鹤有关。杂志是1955年的一期《数学学报》,上面刋登了闵先生的题为《黎曼函数的一种推广(I)》的论文、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闵先生写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格点与面积》、信是我将1962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的解答寄给闵先生后先生致我的回信(我在前面的日志中曾详细提到)。看见这些,我不由得在本篇日志中对闵先生的一生作一简介,以寄托我对闵先生的怀念和哀思之情。(注:日志中的资料来源于有关书刋及网上搜索,在此对其作者表示感谢。)

     闵嗣鹤先生字彦群,祖藉江西奉新,公元1913年3月25日生于北京。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逐渐显露出其对数学科目的兴趣。1929年夏同时考上北大和北师大理科预科,后选进北师大就读。1931年转入北师大数学系。1935年毕业,经傅钟孙教授介绍到北师大附中任教。1937年夏受清华大学杨武之教授的聘请为清华大学算学系助教,尔后,芦沟桥事变发生,闵先生随校南迁,在由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工作八年。此期间他曾为数学大师陈省身讲授的黎曼几何课的辅导教师,并与华罗庚先生合作了多篇论文,从而确定了他的研究方向:数论。1945年他考取公费留学,同年10月去牛津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梯其马什(Titchmarsh)研究解析数论。194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他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在那里他参加了数学大师怀尔(Weyl)的讨论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后来他谢绝了梯其马什、怀尔的真诚挽留,怀着一颗尽力报效祖国的热心毅然回到祖国。1948年秋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1950年晋升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1973年10月10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猝死,终年六十岁。

     闵嗣鶴先生在许多数学分支都取得研究成果。1960年前,他主要从事数论研究,此外还涉及几何、调和分析、函数论和微分方程。1960年前后开始,其主要研究方向转到解析函数、多重积分计算和滤波分析。他对纯数学的主要贡献在解析数论领域,特别是对三角和的估算理论及黎曼ξ函数的研究。闵先生的主要论著和应用有①专著:《初等数论》.科学出版社.1957.(与严士健教授合著),《数论的方法》(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58、1981,《格点与面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地震勘探数字技术(一册、二册).科学出版社.1974…。②论文:《相合式解数之渐近公式及应用此理讨论奇异级数》.科学.1940,《黎曼函数的一种推广》 I~III.数学学报.1955~1956,《论黎曼函数的非明显零点》.北京大学学报.1956,《谈π(x)(s)》.北京大学学报.1951,《关于多重积分的近似计算》.北京大学学报.1959,《关于定积分及重积分的近似计算》.北京大学学报.1959…。③理论应用:1969年闵先生参加了当时急需的海上勘探设备海洋重力仪的研制工作,他提出的“车贝雪夫权系数的数字滤波方法”解决了研制中的关键理论问题,从而使得研制工作取得成功。1971年他还参加了石油工业部的有关工作,主编了教材《地震勘探数字技术》,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闵嗣鹤先生不愧为我国上世纪优秀的数学家和实践家。

     北京大学老校长周培源先生曾赞誉道:“闵先生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优秀教育家。”他讲授数学分析、复变函数、初等数论。讲课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广受学生欢迎。他招收多届解析数论研究生,其中陶宗迟、尹文霖及潘承洞等后来成就斐然。特别是他与杰出数学家陈景润的师生情谊更值得称赞,他是众知的陈景润三位恩师之一(另二位是杰出数学家华罗庚,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亚南)。从1963年起,陈景润常去闵先生家请教,师生之间的切磋使陈受益匪浅,陈对闵十分尊敬、佩服和信任。陈把自已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结果“1+2”的证明送给闵先生审核,当时闵先生虽然身体有病,但他知道此结果对数论研究的重要性,仍不顾身体不好,坚持细心审阅,最后判定其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陈先生的论文先以简报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1966.17卷9期),题目为《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详细的经闵先生审核判定完全正确的同名论文正式发表在《中国科学》(1973.2)上,引起了国际数论界的轰动。后来王元、丁夏畦和潘承洞相继给出了陈氏定理的简化证明,而陈景润、王元和潘承洞因此共同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闵先生还十分关心中学数学教育和中学数学竞赛,他常在《数学通报》杂志上撰写指导中学数学教学的文章,并参与高考数学和中学数学竞赛试题命题的工作。其中学生数学课外读物《格点与面积》便是一例。而能在百忙之中回信给像我这样的一个素不相识的数学爱好者并给予鼓励更让人感动。

    人们将永远记住著名数学家闵嗣鹤先生。

 

  评论这张
 
阅读(579)|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