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我俩和南方卫视摄制组一行五人赴广西十县市采风,主题是少数民族风情。此行历时20天,横跨广西桂林、柳州、河池和来宾四个地市共十个县、市,拍摄到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苗、侗、毛南、仫佬、共个六少数民族。此行时间空间跨度很大,民族民风信息巨大,当然,体力消耗也是贼拉地大,以至于到了最后两天就连五人中身体最壮体力最好的皇帝和摄像师也都嚷着说触到了底线。
好在,硕果累累。电视台最终剪辑播出了十部电视记录片,我俩迄今为止也发表了27篇相关博文。
且容我们再次喊句丑表功:累,并痛快着;辛苦,并成功着。
在我们已发表的27篇博文中,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相关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我们参与其中的一些很有特色的活动,但极少涉及美食。殊不知,差异巨大的民族文化中一定蕴含着丰富的美食资源。我们清楚的知晓,如今博客读者中对美食垂涎三尺者极众。所以说,不详细介绍一下各民族的特色美食,对不起各民族人民、对不起广大吃货们,更对不起亲自品尝后产生过无数种无法具体描述的味蕾和肠胃反应的我们自己。
总体上讲,广西少数民族美食的特性可概括为酸、辣、味重。但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野”,各种野生鱼野鸭野猪竹鼠,名目繁多的野菜野花野茶。如今的餐桌上只要一沾“野”,那就意味着绿色原生态健康环保,同时也就毫不客气地意味着狂野的高价位。所以,我们这趟真TMD的值啦。
常言道,各村的地道都有高招。且容我们一个县一个县从容到来。
***********************************************************************************************
龙胜县
我们的第一站是龙胜县, 著名美食有龙胜竹筒饭、龙脊水酒、龙脊香糯、乡里腊肉等。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品尝,所以只介绍自己吃到嘴里的物事。
竹筒饭又名香竹饭,做法是首先准备好香竹竹筒(一定要用鲜竹),然后将泡好的米装入竹筒内,并加入适量的水和配料,用鲜叶子将筒口塞紧,然后放在火上烧烤。竹筒表层烧焦后,筒内米饭就熟了。吃时用刀将竹皮剥开,米饭被竹膜所包,米粒香软可口,清香扑鼻,堪称一绝。
龙脊水酒采用本地产的龙脊香糯和龙脊水为原料,放入六味以上草药配置而成的酒药进行发酵,然后再放入水井或地窖存放一个星期后即成为水酒。龙脊水酒有嫩酒和老酒之分,酿期半年 称“嫩酒”,封存一年以上为“老酒”,为女儿出嫁准备的叫(女儿红)。嫩酒其味如蜜,无后劲;“老酒”开坛满屋飘香,其色如碧玉,口味醇厚。
村妇长筷子长竹筒打捞的是清炖野生冷水鲶鱼,这鱼味道无比鲜美,其美妙足可令人忘掉祖宗三代!
鲜笋炒百柴腊肉。腊肉也是壮家的拿手特色。
醋血鸭(红瑶)。不知何故,我等五人个个对著名的红瑶酸鱼酸肉敬而远之。这就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所在。
三江县
在三江主要品尝的是侗家美食。侗菜讲究一个“酸”字,其荤酸系列有鸭肉酸、鹅肉酸、猪肉酸、草鱼酸、鲤鱼酸、河鱼酸、鱼蛋酸、虾子酸等,还有用猪骨头拌糯饭或小鱼仔、虾仔、鱼蛋等拌糯饭、甜酒娘腌制的酱酸。 侗家酸食的制作方法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在腌制荤酸时,取鸭、鱼、肉数量不等用陶坛或木桶腌制。
三江县丹洲古镇的烧腊最为知名,且看如下对联:
上联:拳打麦当劳神曲美食顶呱呱叫;
还是来点清新解毒的:素炒柚子皮。
融水县
主要品尝苗族美食
蚂蚁菜荷花鱼。蚂蚁菜是一种野菜,又名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都有抑制作用,还可治疗咳嗽、牙龈红肿和慢性结肠炎等疾病。吃起来也不错,无异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