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7812032 的博客

 
 
 

日志

 
 

【转载】哈尼人的景象  

2014-05-29 04:04:1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海阔山遥《哈尼人的景象》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古朴民居温暖火塘在哈尼人的家里,火塘是家庭的象征。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哈尼人认为,火的生命和家的生命是一致的。因此,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村民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挖梯田。在哀牢山区,哈尼、彝、汉、傣、壮、苗、瑶七个民族共同居住。其中彝族居住在1300米的地方,哈尼族居住在2000米的地方,这是开垦梯田、种植水稻的最佳位置。图中穿着蓝色衣服的是哈尼族,穿着彩色衣服的是彝族,两个不同民族在这项工作中默契地合作。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哈尼族妇女正田里在插秧、撮泥鳅。哈尼梯田是一个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系统,不仅出产生态稻米,还养育了新鲜的鱼、泥鳅、黄鳝、田螺等水产品。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收稻谷的哈尼人。在梯田的水稻种植上,品种因海拔高度、土质不一而多种多样,有香糯、紫糯等糯稻品种,也有冷水谷,小红谷等国内罕见品种。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山水画卷 

田园牧歌

哈尼摩匹(祭司)李高龙悠然盘坐在他的水牛背上,眺望远处连绵不绝的梯田。阎雷镜头自上而下,层层叠叠的梯田漫山遍野,一层层若有似无的薄雾轻轻笼罩在山间田头,整个景象如梦似幻,仿若仙境。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背着孩子在水井边洗菜的妇女。水的生活经验,是构成哈尼人智慧的最重要部分。山上的水首先引进村寨,服务于全村人的日常生活,每个村子都有至少一处公共水井,全村人都可以在这里取水;这里还有洗菜池,洗衣池,流水长年不间断,村民们在一起洗衣洗菜,是工业社会已经罕见了的人际交往的场景。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正在织布的哈尼族妇女。千百年来,哈尼人一直过着自结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今天,在一下偏远的哈尼村寨行走时,还能看见用织布机织布的女人。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奶奶照顾小孙女吃米线。哈尼梯田生产大米,当地人将大米加工成各种食物,其中著名的当数蒙自的过桥米线,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哈尼男子跳起祭祀的扇子舞。棕扇舞,是源于哈尼族古代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跳舞时人们手拿棕榈叶,充当能为民族带来吉祥幸福的白鹇鸟羽翼,在优美的乐曲伴奏下,模拟白鹇鸟在树下嬉戏、漫步等动作演化而来。

哈尼人的景象 - 海阔山遥 - .

哈尼族的长街宴。长街宴是每次重大祭祀活动后的庆祝宴席,祭祀神灵、求神护佑稻谷丰收、感激神灵赐福人间、摆街心酒宴、吟唱史诗、体育竞技和歌舞狂欢等活动都包容其中。大型村子的长街宴长达数百桌,礼仪齐备,程序严谨,充分体现了哈尼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思想。

  评论这张
 
阅读(9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