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斌对画风景很痴迷。新近他又去了江西婺源,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在满目金黄灿灿的山间田野里,他架起画具,挥动画笔,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惬意!
他的风景油画,在湖南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是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摄影的老师,但他却一直对画风景油画情有独钟,画的是那种类似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风格。他的家,也因此就像是一座美术陈列馆,墙上几乎每一处可以利用的地方都挂上了他的风景油画写生作品。
30多年前,他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油画的学生。毕业后,在家乡津市的剧团过搞舞美,后又在常德地区群艺馆担任摄影专干多年,最终又调回了母校教摄影。
“我喜欢油画,尤其喜欢俄罗斯的画风。这不光是因为受我们学画那个特殊年代的影响,还因为俄罗斯的油画很有生活气息和文学气息。”徐立斌说。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风景油画对中国许多画家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令徐立斌着迷的“俄罗斯画风”就是指这一类风格。
十九世纪下半页,由于受到欧洲印象主义绘画的感染,许多俄罗斯画家开始直接面对外光写生。但与印象主义不同的是,俄罗斯画家更注重在画面上将对空气光线效果的追求与文学意蕴相互结合,画面内容极富诗意。风景画家列维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鲜明清朗的色调,宽阔而粗犷的笔触,构成了徐立斌风景画颇有特色的造型语言。他的画,一般尺寸都不很大,也不求过于细腻的描绘,畅快的笔意和坚实有力的塑造感,使他的绘画语境始终在写意与写实之间游移。耀眼的橙黄,浓郁的翠绿,透明的湛蓝,在画面上交织对比,成为主旋律的基调。舒卷的云天,葱郁的树丛,反射着天光的池塘,渗透着泥土气息的农舍,晴空里仿佛在颤抖的空气和阳光,阴云下优柔寂寥的原野……站在一幅幅还散发着颜料气味的画作前,让人能感受到,徐立斌不光是在用他的绘画技术,而且也在用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顶礼膜拜来讴歌他所看到的大自然。
在当今美术界,各种现代主义画风的涌现令人眼花缭乱,而徐立斌却执着守望在这一片写实主义的风景园地,原因很简单,他说:我喜欢这样!
通过画笔这个媒介,他能够敞开心扉,展开与大自然的一次次真情对谈。大概是长期外出写生,历经风霜雪雨的缘故,肤色黝黑的他,朴拙得简直有点像一位常年耕作于田间的老农民。与大自然打交道,眼观手绘,每每抱得许多画作得意而归,个中乐趣,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幸感受到的。
对徐立斌来说,很有兴味的一件事是,去年9月,他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靠近中俄边境的恩和镇去住了一个月,画了好多油画,拍了好多照片。那里是一个俄罗斯族聚居的地方,风光也很有点像俄罗斯乡村的特点,就像以前在俄罗斯风景油画上看到的那样。他住在村民家里,体验典型的俄罗斯农家味道,每天住宿带吃饭也只要60元。
“俄罗斯族人非常对生活环境很讲究,院落总是打扫得很干净,家里的布置也很漂亮舒适。他们村子周围的风景,也很有些北欧的特点,色彩沉稳,不像我们南方这么鲜艳。”徐立斌说,“在看到我在那里画的画和拍的照片以后,许多人都被那里的特色所吸引,许多人都有了到那里去写生的计划。”
徐立斌的居室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宿舍的6楼,透过东面的窗户,滔滔湘江那边飘过来的潮湿空气时常还夹带着原汁原味的轮船汽笛声,而从西边窗户望出去,绿得很鲜活的岳麓山峦近在咫尺。坐在挂满风景画的自己家里,尽管屋里稍显杂乱拥挤,但徐立斌的心情却总是很好。生活在这样的气氛里,坐拥这样多的油画,他觉得是蛮充实,蛮恣意的。
评论